|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21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淹城
先发自拍的
介绍
淹城淹城位于常州市南面,距市区约七公里是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据说,这也是世界上公有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面积约0.6平方公里,迄今已有将近3000年的历史.现为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淹城的来历和淹城的主人究竟是谁,史学界和考古界众说纷纭,至今仍无定论.一说淹城曾是商末周初奄国的国都,奄君就是当时在山东曲阜之东的奄国君主.相传奄君就是周成王时与商代后人武庚勾结发动叛乱的奄国君王,被周成王所灭后,带领残部从山东辗转逃到江南,在这里凿河为堑,堆土为城,仍称"奄".因为古代三点水的"淹"字与没有三点水的"奄"字通用,一直流传至今,遂有"淹城"之名.另一说是春秋晚期吴国公子季扎不满阖闾刺杀王僚夺取王位,决心与阖闾的强暴**决裂,"终身不入吴国",便在封地延陵筑城挖河,以示淹留之决心,帮名"淹城".自然,淹城的主人是季扎了.淹城,这座历史古城,沿有许多不解之谜,有待考古工作者、历史学家去揭开谜底。据史**载,淹城古城墙最高达20米,墙基宽25-30米,全部由泥土夯筑而成。
3000年的风风雨雨,留下来的都是造化的杰作。客观存在有的是江南水乡充盈清澈的碧水,有的是沃野上千年遗留下来的几何图形般的丰碑,以及许多蕴藏在地下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涉足其间,犹如进入世外桃源,给人古老、幽静、深厚的感受。这里的人有这样一种说法:"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可见,"淹城在人们心目中不同凡响的吸引力。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决定,要加紧开发淹城,使之成为太湖风景区的著名旅游点之一。
1958年以来,淹城出土了大量几何印纹陶罐、缸、瓮、钵和青铜器(如铜编钟、铜鼎),在内城发掘出的独木船,轰动了中国考古学界,最大的一只为整段楠木火烤斧凿而成,长11米、宽0.9米、深0.45米,被誉为“天下第一舟”,现珍藏在北京博物院。
----------------------------------------------------------------------------------------------------------------
春秋时期“淹城遗址”
一 淹城的遗址:建筑形式举世无双
淹城遗址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塘湖镇大坝行政村,东南滨太湖,西临滆湖,距常州市7公里,是风景优美,古朴恬静的世外桃源。
淹城,建于春秋晚期,是我国同期古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由里向外,由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组成。这种建筑形式,在我国古城池遗存中,可谓举世无双,绝无仅有。因为当时的城池大多只有一城一河,少数是两城一河或两城两河,而“三城三河”者,国内仅此一家。子城,俗称“王城”,又称紫罗城,呈方形,周长500米;内城,亦称“里罗城”,呈方形,周长1500米,;外城,也叫“外罗城”,呈不规则椭圆形,周长2500米。另外,还有一道外城廓,周长3500米。淹城遗址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米,总面积约65万平方米。淹城面积的大小,正好和《孟子》中“三里之城,七里之廓”的记载吻合。淹城的城墙,系用开挖护城河所出之土堆筑而成,其方法是从平地起筑,因淹城土质粘性较大,故筑城墙时不挖基槽不经夯打,一层一层往上堆土,有的地方铺一层干土、铺一层湿土,依次相同,不以板筑,故城墙较宽。淹城的三道城墙均呈梯形,现高3~5米,墙基宽30~40米三道护城河平均深4米左右,宽30~50米,最宽处达60余米。
淹城三道城墙之间,现均有一土坝相通,但这三道土坝筑于20世纪50年代。春秋时进出淹城没有陆路,而是水道划船(独木舟)进出。其走向为:在外城墙的北侧偏西处进入,沿着脚墩、肚墩、头墩的西侧向南,直达外城墙的南部城脚,两处沿头墩的南北两侧东折进内城河,在沿着内城墙现今的出入口进入子城河。外城门河内城门均为水门,子城门位于子城墙南部正中位置,宽约2米。淹城被考古学家喻为“中国江南第一城”,它的建筑形式,不仅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的智慧和创造,而且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依据。
二 淹城的性质
淹城的最早历史文字记载是东汉袁康《越绝书—吴地传》:“毗陵县南城,故古淹君地也。东南大冢,淹君子女冢也,去县十八里,吴所葬。”常武地区,在春秋时称延陵,至汉改曰毗陵,春秋时期为吴王寿梦四子季扎的封邑。北宋《太平寰宇记》云:“常州府春秋时为吴国内地。”《史记》云:“吴公子季扎所据,是为延陵之邑。”吴为越所灭复属越,到战国时越为楚所灭复属楚,故《越绝书》谓之“淹君城”。清代《读史方舆纪要》云:“淹城,在(常州)府东南二十里,其城三重,壕垫深宽,周广十五里。”除此之外,常武地区的一些地方志亦有零星的记载,如宋《咸淳毗陵志》云:“淹城在阳湖延政乡”等。
淹城已经历了2500个春秋,尽管东汉以来对其不断有记载,但真正对其进行研究,只有近70年的历史。1953年卫聚贤、陈志良等考古学家首次对淹城进行了实地调查,确认淹城为一处古代居民的活动遗存,并发表了《淹城访古记》一文,使藏于深闺的淹城重为人所知,并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内城河出土了三条独木舟和一批青铜器、几何印纹陶器。这批文物的出土,首次展示了淹城遗址独特的文化面貌和内涵,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显示着淹城本身的地位非同一般。当时,随着江南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文化面貌不断得到揭示以及吴文化研究的深入,淹城成为研究的热点,许多学者纷纷勘查淹城,发表了不少论著。1986年5月至1991年8月,江苏省淹城遗址考古发掘队对淹城进行了为时6年的考古发掘,解决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积累了一些珍贵的考古资料,为全面研究淹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于淹城的性质,目前根据学术界研讨的成果和历代记载可归纳为7种观点:1、奄族原居于淹城一带,后迁徙于今日的山东曲阜。 2、周成王东征时,奄人徙于江南始建淹城。 3、这里曾有一个淹国,淹城为都城。 4、吴囚越质子处。5、季扎的封邑。 6、吴国早期的都城。 7、吴国的军事城堡。
2500年前,淹城到底是什么?至今还是一个众说纷坛的千古之谜。它除了给淹城本身增添更多的猜想外,同时也为淹城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 土墩的发掘:破译历史的密码
淹城四周1公里的范围内,原有大小土墩数百座,现仅剩70余座。土墩高1.5~7米,直径大多在25~30米之间,亦有小到1.5米,大到45米左右的。在淹城外城的西部,南北向排列着三个高大的土墩,俗称“头墩”、“肚墩”、“脚墩”。“头墩”和“脚墩”高近10米,占地约两亩。对城内外的这些土墩,以往说法不一,或认为是军事设施,或认为是墓葬,亦有人认为是可能与高台建筑有关。为了摸清这些土墩的性质,江苏省盐城遗址考古发掘队对城外的干家墩和城内的头墩进行了考古发掘。干家墩堆积共分五层,第三层、四层和五层上分别清理出四座墓葬,共出土原始青瓷器和几何印纹陶器40余件;“头墩”揭示出一东西长20米,南北宽6米的大型积炭墓,墓中棺椁葬具均已朽尽,唯朱红漆皮依稀可辨。随葬器物集中在墓室的西端,共出土原始青瓷器和几何印纹陶器等近300件。这是同时期同类型墓葬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表明墓主的身份很高。通过考古发掘,证明淹城城内外的这些土墩为西周至春秋时期江苏南部地区流行的土墩墓。城内为一墩一墓,可能为贵族墓葬;城外为一墩多墓,可能是平民的家族墓葬。淹城遗址的概貌可以用当地的一首民谣来概括:“里罗城,,外罗城,中间方形紫罗城;内高墩,外高墩,四周林立百余墩,城中兀立玉女墩;内河坝,外河墩,通道唯有城西坝,独木舟渡古无坝。”
土墩墓的发掘,翻开了淹城这本史书厚重的一页,土墩墓发掘结果表明江南地区当时已经进入了阶级社会,出现贫富分化的现象,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墩墓是淹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本帖最后由 czkimi 于 2008-12-21 02:31 编辑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住
x
|